2024-09-02 09:38:07
在医学的广阔领域中,疾病名称往往能直观地反映其部分特征或成因,但有时候,这些名称也可能引发误解。过敏性紫癜,这一听起来似乎与“过敏”紧密相关的疾病,实际上其背后的机制远比“过敏”二字所涵盖的要复杂得多。本文将深入探讨过敏性紫癜的真正成因、症状表现、诊断方法以及治疗策略,旨在帮助读者走出“过敏”的误区,更全面地理解这一疾病。
过敏性紫癜,又称IgA血管炎或Schönlein-Henoch紫癜,是一种主要累及皮肤、关节、胃肠道和肾脏的小血管炎性疾病。尽管名称中含有“过敏”,但过敏性紫癜并非由传统意义上的过敏反应(如花粉过敏、食物过敏等)直接引起。其发病机制涉及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,特别是IgA(免疫球蛋白A)抗体的沉积,导致小血管壁发生炎症和损伤。
过敏性紫癜的确切成因尚不完全清楚,但普遍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:
感染:前驱感染,尤其是链球菌感染,是许多过敏性紫癜病例的触发因素。
免疫异常:IgA抗体在血管壁上的异常沉积,引发免疫系统的攻击,导致血管炎症。
遗传因素:家族研究表明,过敏性紫癜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。
环境因素:某些环境因素,如药物、化学物质或物理因素,也可能触发疾病发作。
过敏性紫癜的症状多样,可累及多个系统,主要包括:
皮肤症状:紫癜样皮疹,通常出现在下肢,呈对称性分布,可伴有瘙痒或疼痛。
关节症状:关节疼痛和肿胀,常见于膝、踝、肘等大关节,呈游走性,可反复发作。
胃肠道症状:腹痛、恶心、呕吐、消化道出血等,严重时可导致肠穿孔。
肾脏症状:肾炎或肾病综合征,表现为血尿、蛋白尿、水肿和高血压。
诊断过敏性紫癜通常基于患者的临床表现、实验室检查(如血常规、尿常规、IgA水平检测)以及必要时的组织病理学检查。医生还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,特别是感染史、过敏史及家族病史,以辅助诊断。
过敏性紫癜的治疗旨在缓解症状、控制病情进展、预防并发症,并尽可能恢复患者的正常生活。治疗方案通常包括:
一般治疗:休息、避免过敏原(尽管非传统意义上的过敏,但避免可能的触发因素仍很重要)、保持皮肤清洁。
药物治疗:使用糖皮质激素、免疫抑制剂、抗组胺药等药物,以减轻炎症、控制免疫反应。
对症治疗:针对关节疼痛、腹痛等症状,给予相应的止痛、解痉治疗。
支持治疗:对于肾脏受累的患者,可能需要透析或肾移植等支持治疗。